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非师范)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专业代码:070101
 方案制定负责人:孟凡伟、王顶国    方案编写执笔:李傅山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设置在曲阜校区新葡萄8883官网AMG,1955年始设,是理学学科门类中数学类中的本科专业。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具有坚实学科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卓越创新创业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教育,并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和数学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如下:
 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熟悉数学学科发展概况,了解当代数学的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3.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应用程序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学制与学分
 (一)学制
 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修读年限,弹性区间为3~8年。
 (二)学分
 总学分为160学分。国(境)外留学生可免修除公共体育系列课程之外的通识必修课程及其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三、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主要专业实验
 (一)主干学科:数学。
 (二)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I-III(306学时)、高等代数I-II(198学时)、解析几何(54学时)、近世代数(72学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大学物理(90学时,含实验)、复变函数(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微分几何(72学时)、概率统计(72学时)、泛函分析(54学时)、点集拓扑(54学时)、偏微分方程(54学时)、微分方程数值解(54学时)、数学模型(54学时,含实验)、运筹学(54学时)、最优化方法(54学时)、数学学科教学论(54学时)、数学史与数学文化(54学时)、数学实验(72学时,含实验)、数学软件(54学时,含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72学时,含实验)。
 (三)主要专业实验(实训)
 C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软件。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是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一般依托所学习的某一门课程进行,在第4、5学期分别安排1篇。完成并符合要求,每篇计1学分,共2学分。
 (二)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用时10周,完成并符合要求,计10学分。
 (三)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学程即将结束时,检查学生学习成效,培养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原则上安排在第7、8学期进行,用时8周。并于第8学期完成答辩工作,完成并符合要求,计6学分。
 (四)竞赛和学术活动
 支持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内各级教学比赛等活动。借助学院学术交流平台,提倡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了解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竞赛和学术活动的表现,作为评奖、评优和保送研究生的重要指标,不计入总学分。
 (五) 创新创业活动
 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统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2学分),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和各级单位组织的创业类竞赛活动。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
 修满本专业要求的学分,通过毕业资格审查即可毕业。
 (二)学位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议,授予理学士学位。
 六、学分分配表 
 
  
   
    课程体系  | 
    学分与比例  | 
   
   
    学分  | 
    合计  | 
    比例  | 
   
   
    通识 教育 平台  | 
    必修 课程 模块  | 
    政治素养课组  | 
    17  | 
    45  | 
    28%  | 
   
   
    文化艺术课组  | 
    17  | 
   
   
    身心健康课组  | 
    5  | 
   
   
    传统文化课组  | 
    4  | 
   
   
    创新创业课组  | 
    2  | 
   
   
    专业 教育 平台  | 
    核心 课程 模块  | 
    专业核心课组  | 
    66  | 
    66  | 
    96  | 
    41%  | 
    60%  | 
   
   
    拓展 课程 模块  | 
    专业选修课组  | 
    30  | 
    30  | 
    19%  | 
   
   
    实践 教学 平台  | 
    通识 实践 模块  | 
    必修课实践教学  | 
    15.5  | 
    16.5  | 
    10%  | 
   
   
    军训  | 
    1  | 
   
   
    专业 实践 模块  | 
    实验(实训)  | 
    30  | 
    48  | 
    30%  | 
   
   
    课程论文(设计)  | 
    2  | 
   
   
    专业实习  | 
    10  | 
   
   
    毕业论文(设计)  | 
    6  | 
   
  
 
  
 说明:表中通识必修课程模块的45学分中,含通识实践模块中必修课程实践教学的15.5学分;专业教育平台的96学分中,含专业实践模块实验(实训)的30学分。